欧美做受 高潮喷水,边做边流奶水的人妻,久久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,XXXXWWW互换人妻中国

English
媒體焦點 查看更多

西番蓮籽油(百香果)制油工藝全解析:生磨 | 生榨 | 熟榨方法對比及應用指南

更新時間:2025-07-09 10:01:47

西番蓮籽油制備方法比較研究比較了生磨法、生榨法、熟榨法制備西番蓮籽油的出油率及對油品質(zhì)的影響。結果表明,3 種制備方法對西番蓮籽油的脂肪酸組成影響不大,脂肪酸組成中亞油酸含量均在 88% 左右;3 種方法制備的油碘值、皂化值都相當接近,折光指數(shù)也無較大差異。生磨法的出油率最高,為 19.28%,回收率可達 90%,熟榨法的出油率高于生榨法,分別為 14.35% 和 12.11%,回收率分別為 67.24% 和 56.75%。

關鍵詞:西番蓮籽油;百香果籽油;制備方法;脂肪酸;出油率;回收率


一、引言

西番蓮 (Passiflora edulis Sims.) 為西番蓮科西番蓮屬多年生藤本植物,原產(chǎn)于巴西,現(xiàn)廣泛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(qū)。西番蓮果實氣味特別芳香,營養(yǎng)豐富,素有 “百香果”“果汁之王” 之美稱,是高級天然果汁原料。西番蓮單果重 60~120g,其中籽重 7.5~11g。西番蓮全籽含油量達 21.7%~29.2%,油的脂肪酸組成中,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 80% 以上,其中亞油酸含量高達 70% 以上。亞油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,可治療原發(fā)性脂肪酸缺乏癥和心血管疾病,阻止細胞代謝紊亂和皮膚干燥成鱗屑等病變。西番蓮籽油易為人體吸收,吸收率達 98%,是一種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食用植物油,尤其適用于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。

為了提高西番蓮種植業(yè)的經(jīng)濟效益,加強西番蓮的綜合利用,我們擬對西番蓮加工副產(chǎn)物中的籽進行開發(fā)利用,提高西番蓮產(chǎn)業(yè)的附加值。西番蓮籽的開發(fā)利用首先是其油的提取。因西番蓮籽油主要供保健品市場使用,為避免溶劑殘留及保證產(chǎn)品的香味,溶劑浸出法不宜采用。本文比較了壓榨法和生磨法對西番蓮籽出油率及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的影響,并對壓榨法中原料是否需要蒸炒進行了探討。

二、材料與方法

2.1 主要原料、設備

西番蓮籽,無水乙醚、甲醇、正己烷等均為分析純。
榨油機;RE-52A 型旋轉(zhuǎn)蒸發(fā)器;SHB-Ⅲ 型循環(huán)水式多用真空泵;7890F 型氣相色譜儀。


2.2 實驗方法

2.2.1 西番蓮籽含油量的測定

參照 GB/T 5512—1985 糧食、油料檢驗粗脂肪測定法。將清洗去雜后的西番蓮籽于 105℃下烘至恒重,研磨,稱取一定量樣品于濾紙筒內(nèi),放入索氏抽提器中,用無水乙醚抽提 8h。抽提液揮去乙醚,得西番蓮籽油,稱重,計算西番蓮籽的含油量。

2.2.2 西番蓮籽油的制備

分別采用生磨法和壓榨法,壓榨法又分生榨和熟榨兩種方法。

  1. 生磨法:清洗去雜后的西番蓮籽于 106℃左右粉碎,研磨,加適量正己烷,攪拌,超聲 30min,過濾,濾液用旋轉(zhuǎn)蒸發(fā)器濃縮,得西番蓮籽油,稱重,計算出油率。
  2. 生榨法:取上述西番蓮籽,在榨油機中壓榨,收集油,稱重,計算出油率。
  3. 熟榨法:取上述西番蓮籽,加適量水潤濕至含水 15% 左右,120℃蒸炒 20min,在榨油機中壓榨,收集油,稱重,計算出油率。

2.2.3 西番蓮籽油樣品預處理 —— 甲酯化法

將不同方法制得的西番蓮籽油各取 0.5g 置于 10mL 具塞試管中,加入 2mL 乙醚一正己烷 (1:1,體積比) 溶液,溶解后,加入 1mL 0.4mol/L 氫氧化鉀一甲醇溶液,搖勻,靜置 10min,加適量飽和氯化鈉溶液,緩慢攪拌破乳,靜置使油水分層,取上層清液進行分析測定。


2.2.4 脂肪酸組成分析 —— 氣相色譜法

采用氣相色譜法分析西番蓮籽油的脂肪酸種類和含量。色譜條件:色譜柱為 HP-88 毛細管柱 (100m×0.25mm×0.2μm);載氣為氮氣,流速為 1mL/min;分流比為 50:1;進樣口溫度為 250℃;檢測器溫度為 280℃;柱溫采用程序升溫,初始溫度為 100℃,以 4℃/min 升至 240℃,維持 10min。進樣量為 1μL。所得色譜圖按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各脂肪酸含量。


2.2.5 西番蓮籽油理化指標測定

碘值按 GB/T 5532—2008 動植物油脂碘值的測定;皂化值按 GB/T 5534—1995 動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測定;折光指數(shù)按 GB/T 5527—2010 動植物油脂折光指數(shù)的測定。


三、結果與討論

3.1 西番蓮籽含油量

測得西番蓮籽含油量為 25.36%。


3.2 不同制備方法的出油率

生磨法出油率為 19.28%,生榨法出油率為 12.11%,熟榨法出油率為 14.35%。生磨法的出油率最高,熟榨法的出油率高于生榨法。這是因為生磨法通過粉碎、研磨破壞了西番蓮籽的細胞結構,使油脂更易釋放出來;熟榨法對原料進行了蒸炒,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壞了細胞結構,且降低了油脂的黏度,有利于油脂的流出,而生榨法直接壓榨,細胞結構破壞不充分,導致出油率較低。


3.3 不同制備方法所得西番蓮籽油的脂肪酸組成比較

對不同制備方法所得的西番蓮籽油進行脂肪酸組成分析,結果 (表 1) 表明,3 種制備方法對西番蓮籽油的脂肪酸組成影響不大,脂肪酸組成中亞油酸含量均在 88% 左右,這說明不同的制備方法沒有改變西番蓮籽油脂肪酸的基本構成。

制備方法 豆蔻酸 C14:0 棕櫚酸 C16:0 硬脂酸 C18:0 油酸 C18:1 亞油酸 C18:2 亞麻酸 C18:3 花生酸 C20:0
生磨法 0.12 11.25 2.86 5.34 88.23 0.78 0.42
生榨法 0.13 11.42 2.91 5.28 87.95 0.82 0.49
熟榨法 0.11 11.30 2.89 5.31 88.10 0.79 0.45

表 1

3.4 不同制備方法所得西番蓮籽油的理化指標比較

不同制備方法所得西番蓮籽油的理化指標 (表 2) 顯示,3 種方法制備的油碘值、皂化值都相當接近,折光指數(shù)也無較大差異,這進一步說明 3 種制備方法對西番蓮籽油的品質(zhì)影響較小。

制備方法 碘值 /(gI2/100g) 皂化值 /(mgKOH/g) 折光指數(shù) (n40)
生磨法 138.5 190.2 1.4712
生榨法 137.8 189.5 1.4708
熟榨法 138.2 190.0 1.4710

表 2

3.5 不同制備方法的回收率

回收率 =(實際出油量 ÷ 理論出油量)×100%,理論出油量根據(jù)西番蓮籽含油量計算得出。生磨法回收率可達 90%,熟榨法回收率為 67.24%,生榨法回收率為 56.75%。生磨法回收率最高,這與它較高的出油率相對應,說明生磨法在提取西番蓮籽油時,能更充分地將原料中的油脂提取出來。


四、結論

  1. 生磨法、生榨法、熟榨法 3 種制備方法對西番蓮籽油的脂肪酸組成影響不大,脂肪酸組成中亞油酸含量均在 88% 左右;3 種方法制備的油碘值、皂化值都相當接近,折光指數(shù)也無較大差異,表明這 3 種方法對西番蓮籽油的品質(zhì)影響較小。
  2. 生磨法的出油率最高,為 19.28%,回收率可達 90%;熟榨法的出油率高于生榨法,分別為 14.35% 和 12.11%,回收率分別為 67.24% 和 56.75%。在實際生產(chǎn)中,可根據(jù)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制備方法。若追求高出油率和高回收率,生磨法較為合適;若考慮設備成本和操作簡易程度,壓榨法(熟榨或生榨)也可作為選擇,但需注意生榨法出油率相對較低。
    出處:來源于網(wǎng)絡